首页

皮靴虐踩

时间:2025-05-24 09:07:59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小龙接受审查调查 浏览量:63625

  一边血液库存频繁告急 一边献血条件不符被拒

  我国血液供需“紧平衡”背后 献血标准能放宽吗?

  近日,山东一献血13次男子称妻子省内异地用血遇阻引关注。据悉,有的地方血液只供当地,一般不跨省市调配。

  近年来,我国无偿献血量逐年增加,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了2022年的1603.5万,增长了48倍,每千人口的献血率从1998年的4.8‰,提升到了2022年的11.5‰。但另一方面,“血液库存告急”仍时常见诸报端,血液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这种“紧平衡”背后,有声音认为是不少献血者因健康条件不符被拒。据称,仅高血压一项就排除了一大群人。

  不过,受访专家称,现有标准是从国民健康状况出发,严格要求是有必要的。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指出,标准严格不是经常闹“血荒”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需求大,而献血意愿还不够。

  而就立法实践来说,我国对献血年龄和间隔的放宽,一直在摸索。

  A 原理

  《献血法》提倡18~55周岁献血

  是基于我国公民体质状况和各地做法

  我国《献血法》于1998年施行,明确“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法〉释义》中解释,55岁的年龄是考虑到我国公民的体质状况和各地的做法。相关资料显示,国际上献全血年龄高限是65岁以上。2021年发表于《临床输血与检验》的综述论文《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国内外比较》表示,年龄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多个研究发现,年长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献全血最短间隔时间,一些国家和地区为2个月~4个月,而我国《献血法》规定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献血法〉释义》提到,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因此两次献血间隔期在三个月以上就是可以的,但规定6个月是从保护献血公民健康和保证血液质量考虑。

  《献血法》施行多年来,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修改《献血法》,放宽年龄上限和间隔。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开的2018年数份对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的回复称,我国献血年龄、间隔等部分标准与国际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地方的有效做法,完善法制制度。

  B 变化

  新要求将献血者年龄延至60岁

  海南则延长至65岁

  不过,2012年施行的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国标提出,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并缩短了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和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

  原卫生部发布的对新国标的答问表示,该修订充分考虑了我国人群的生理状况,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参考了相关国家、地区规定。《献血法》的年龄上限规定并非强制性条款。新版延长献血者年龄,既出于献血者身体健康的考虑,又是为了满足部分长期、固定献血者的献血愿望。

  该问答同时指出,年轻人是我国献血人群的主力军,50岁以上的献血人群仅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年龄延长其实不会显著增加我国无偿献血者人次数。

  对于献血间隔期,该答问表示,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等相比,我国的献血间隔期设置相对偏长,因此部分调整了间隔期,例如缩短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而两次全血捐献间隔仍沿用《献血法》规定。

  同时,新版国标落地仍需要各地对献血条例的修法。记者查阅发现,2022年2月起施行的《北京市献血条例》、2023年10月起施行的《河北省献血条例》、2023年11月起施行的《福建省献血条例》都按新国标正式放宽了年龄上限至60岁。

  不过,深圳1995年就在国内率先对无偿献血立法,当时将献全血最短间隔期规定为不得少于3个月,此后修订时仍保留该规定。深圳市法制办公布的2013年条例修订听证时的简要导引表示,深圳18年来未发现一例因执行该献血间隔期而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的案例。条例修订时甚至一度拟取消献血年龄上限,后调整为与国标一致的60岁。

  海南则在1996年立法时就将两次献血间隔时间规定为不得少于4个月,将年龄上限定为60岁,2019年延长至65岁。

  但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表示,深圳放宽年龄限制后献血人群变化不大。

  C 比对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对献血者的健康要求严吗?

  据了解,我国献血者在填写健康征询单时,需要一项项排除各种状况。《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疾病的排除,包括呼吸、消化、泌尿、免疫、神经等系统的疾病,也包括慢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不过仅作为推荐性的条款。

  上述综述论文指出,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实施是保护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但过于严苛的标准可能影响血液供应的可及性。该文综述了中外规定和科学研究,检视了中外对于献血年龄、献血量、血红蛋白含量、献血间隔、血压、脉搏、心血管疾病、癌症、用药状况的要求是否过高。文中指出,目前各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缺乏充分、系统的研究证据支撑,因此献血不良事件监测和研究也十分重要。

  对于血压,我国要求献血者收缩压小于140mmHg,即不能有高血压。有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大陆45岁~54岁高血压发病率为29.6%。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目前可接受的献血者收缩压高至180mmHg,欧盟和日本则基本不作要求。该文指出,目前尚无实施献血者血压标准可提升献血者安全的相关证据,而且英国不测量血压的多年实践证明设定血压标准必要性有待商榷。

  至于服用降压药的人,该文指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多数血站接受其献血;英国、中国则延迟服用高血压药物个体的献血。其实,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服用降压药个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

  此外,多国对非血液病或血液传播的传染病病史有不同程度的限制。该文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禁止有心肌梗死史的个体参与献血,但研究表明,择期心脏手术患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高于无心脏病史的献血者。

  实际上,对于非血液传播的新冠感染,我国曾紧急放宽相关标准。2022年12月,全国多地血库告急,国家卫健委发布《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综合国际做法和我国情况,对于感染新冠病毒(重型和危重型除外),从治愈出院后6个月后放宽到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结果7天后可以献血。

  业 /内 /说 /法

  制定严格标准,是对献血者的保护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医疗院长李定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标准是根据中国人自己情况来定的,转氨酶、高血压这些检查都是必要的。“一个献血者必须是一个正常人,只要有一项不正常就不能采血。有一项指标不健康不正常,尽管这不表明他有什么大病,只是说他不适合献血。这也是对献血者的保护。”

  深圳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蓝欲晓也表示,不同国家都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我国的献血法和各地条例制定时也是基于国民健康情况考虑的。在山东省某血站工作的卢女士也认为,这些标准有必要,适合中国人体质。“感冒、发烧、吃药、不舒服的不能献,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的不能献。吃了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是不能献血的。”她向记者介绍,平时工作中遇到初筛不合格的,男性多为转氨酶高,女性多是血红蛋白低。

  广东的王先生对记者表示,他就因为经常熬夜,转氨酶过高,曾被血站拒绝献血。但他有疑问,转氨酶不过50的规定是否过严格,现在已经另行检测肝炎,没有必要还查转氨酶。

  蓝欲晓解释,很多国家献血检测中没有转氨酶这一项,我国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肝炎和其他一些传染病流行,检测转氨酶可以查出潜在风险,这项政策也持续到现在。但她认为转氨酶检查现在仍有必要,能查出过度疲劳、脂肪肝等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对献血者来说还是有意义的。

  卢女士承认,如果是第一次献血,因为初筛不合格淘汰了,献血者大概60%下次就不会来了。如果工作人员解释不到位,也许就更不会再来了。还有的人可能确实做不到把指标控制下来。但如果是经常献血的人就不会了,80%都会再次过来试试,有的为了献血戒烟戒酒、天天锻炼。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宁夏安排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1亿余元 支持17个生态环境项目

张炜介绍,《国家林业局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增强森林城市建设的实效性。很多地方扎实有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走出了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一夜成林”“大树古树进城”等急功近利的蛮干和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地球脉动:极境生存》全球首映礼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中所关系自建交后迅速发展的历程充分表明,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友好不分先后,只要开展起来,就会有光明前途。对于极少数仍与台湾地区保持着所谓“邦交”关系的国家,所罗门群岛的例证值得深思。(完)

造梦西游3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闪电式”访华,引发了关于“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ull-Self Driving,以下简称“FSD”)入华”的讨论与猜想。中国日报记者通过多方信源独家获悉,特斯拉提出想在中国落地“无人驾驶出租车”。对此,中国政府或先支持其在国内测试、作示范,但暂未完全批准其FSD在华全面落地。

这个国际会议全球瞩目!读懂中国,要读懂什么?

王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教授、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通州区大运河文化讲习所特聘专家,中国民间信俗澳门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礼制史、北京文化遗产、大运河、非遗等领域研究。在《中国史研究》《考古》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编出版《青少年文化遗产常识》《燕赵风骨》等系列文化遗产考察报告集,以及《北京运河非遗对话录》《京西论“道”——石景山历史文化纵横谈》《通州历史》等。

济台青年共话未来发展 冀携手筑梦架起两岸“连心桥”

杨合庆表示,草案着重从宏观层面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作出规定,旨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健全能源规划体系、完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加强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制度、加强能源科技创新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